如何快速找到降本增效的杠桿點,或者叫重點。當你沒有找到這個杠桿點和重點的時候,就意味著工廠的各個層面,所有部門的人在四處發(fā)力,當你四處發(fā)力的時候,就意味著有可能在浪費力氣,并且在有些非杠桿點或者重點上進行降本增效的時候,還可能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那么當你能找到工廠降本增效的這個重點和杠桿點的時候,便可以實現以小博大、快速見效的效果。
那如何才能找到這個杠桿點呢?【智風績效】總結如下:首先我們要理解工廠運作的底層邏輯和評估工廠運營績效的核心關鍵點。那工廠是怎么運作的呢?首先企業(yè)投資買來廠房或者租來廠房,買來設備,建設成這樣一間廠房,投入我們的原材料、人力,我們稱之為這些變動成本投入到這個工廠的系統(tǒng)之中,通過各個工序的生產加工之后變成產成品,變成增值的產品,交付給客戶之后換回成現金,實現了工廠的運轉,這是工廠運作的底層邏輯。
那么如何才能評價這個工廠到底收益高低或者經營績效的好壞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公式叫做投資回報率,也就是工廠是由投資而產生的,所以評價一件工廠最后運營的績效一定是以投資回包率這一個指標來進行評估。那么投資回報率是由兩個指標組成,第一個叫利潤率,第二個叫周轉率,只有這兩個指標同步提升,或者是兩個指標的層級在提升的時候才能帶來投資回報率的增長,那這時候我們用整體視角來審視一下這兩個指標,在投資者的視角或者是客戶的視角,這兩項指標的變化對他們會構成哪些影響?我們假設一下有三家同行,無論是在投資額度和產能都與我們公司完全一致。
三家企業(yè)的經營績效、運營結果是這樣的, A企業(yè)單次利潤率是10%,然后總的資產周轉率是兩次交付周期是90天,它的投資回報率是20%,我們用利潤率乘以周轉率得到20%。那B企業(yè)單次利潤率5個點是5%,然后周轉率是4次投資回報率是20%。那C企業(yè)單次利潤率同樣是5%,但是它的總資產周轉率有6次,它的投資回報率有30%。好這個時候我們反過來抽身出來,用整體視角,或者是用客戶的視角、投資者的視角來看待這三家工廠,你更喜歡哪一家?那答案是不言而喻,一定是第三家C企業(yè)。